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为什么中医常劝人,不要轻易开刀手术?

    信息发布者:苏建东
    2021-02-20 22:55:56   转载

    为什么中医常劝人,不要轻易开刀手术?

    国医技术殿堂 3天前


    国医技术殿堂

    国医技术殿堂

    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传统医学

    公众号

    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传统医学

    图片

    图片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手术,但现在是手术是极发达,和方便,所以手术滥用比较普遍。一长什么东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手术,达不到手术标准的,等等,养肥了再手术。这不是心心念念盼割韭菜吗?

    你知道吗?身体生病有时候是一种警示。例如胆囊炎、胆石症,发病多是由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所致,症状表现为右侧胁肋部疼痛。

    西医的做法往往是“斩立决”——手术切除。但假如发病的主要因素不移除,手术后胆囊疼痛虽然消失了,但很可能会产生其他更恶劣的后果。

    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彼此间没有绝对的分隔,每一个系统组织都相互关联。

    除外伤外,任何一个病症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整个系统运转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本。

    例如,患者出现头晕症状,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给予降压药,表面看症状得到了控制,而形成高血压的原因并没有解除,身体整个系统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好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图片

    大家知道,火山爆发会造成很大破坏,形成火山爆发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当地下能量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会找一个薄弱的环节爆发出来,如果人为掩盖使其郁而不发,将会形成更大的灾难。

    所以生病是因为系统运作异常,而在人体最薄弱的环节表现出来,治愈疾病的根本是整个系统的调节,仅仅治病是下策,单纯控制病症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灾难。

    以慢性胆囊炎为例,长时间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饮食肥甘厚味,从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在锻炼上,是发生该病症的主要原因。

    慢性胆囊炎是现代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右胁肋下的剧痛或者隐痛,尤其是吃了油腻的食物,症状明显加重,轻者可以持续隐痛;

    重者则可以出现剧烈绞痛。西医的治疗方法,是根据发生频率或者时间长短,决定是否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应该说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缺乏整体思考。

    一直记得,一名老中医说过:“人的胆石,好比鸡蛋,你把鸡蛋及窝拿走了,母鸡真要生蛋的话,会跑到你的胆总管等其它处,躲不掉的。”

    发生胆囊炎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发病期间尽管胆囊已经受到很大伤害,但是它还能尽职尽责,用自己疲惫而痛苦的身躯,给患者以警告,希望身体的主人对此加以重视,改变不良习惯。


    图片

    但人们不但置之不理,而且还狠心地把它切掉,胆囊不在了,警报系统不在了,你可以随便吃喝,任意忧郁愤懑;

    不锻炼身体,长此以往,身体会越来越胖,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接踵而来,到后期甚至会患中风、肾衰竭、心肌梗死等症,危及生命。

    类似的治疗方法,还有子宫切除术,好像这些脏腑可有可无,切除后患者也死不了,而实际上却有很多潜在危险。人有五脏六腑,还有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其中的胆囊、子宫与脑,髓同属奇恒之腑,它们具有相类似的属性,表面看来这些脏腑可有可无,但是也许含有身体健康的重要信息,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意切除这些器官。

    只有找到发病原因,从根本上改变生活习惯,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恢复健康。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正确的方法。

    可以想象让一个正是年富力强的人,带着胆囊的疼痛,只能吃清淡饮食,中医调养,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并且要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即使全都做到了,在短时间内还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看不到效果,这样的生活方式需要患者巨大的付出。

    如果经过以上改变,症状出现好转,说明是身体从根本上修复了,不仅是胆囊炎有所改善,诸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都可以避免发生,到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能极端否定手术的作用,要知道中医最早也是有外科手术的,代表即神乎其神的扁鹊,施以刮骨疗毒,欲要破颅取涎的华佗。哪怕在唐朝亦有记录用桑皮线来缝合伤口的记录。

    任何疾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开刀手术!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