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中国人的一场共同修行(上篇)

    信息发布者:苏建东
    2020-03-10 19:10:21   转载

    乡村振兴:中国人的一场共同修行(上篇)

    原创 萧淑贞 乡侬 昨天




    乡侬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关注


    2020年2月12日,西厢房乡侬学堂组织的线上直播系列课程“乡建微讲堂”第23期,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萧淑贞,主讲“生态文明:亟待文化和知识的系统转型 ”。


    感谢乡侬学堂志愿者陈丽、李健整理直播文字。


    感谢萧淑贞老师,出于对乡侬学堂平台的高度认可、对广大直播观众的尊重和负责,她本人在直播文稿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正补充,使内容更加精彩和丰富。全文超过13000字,我们将以上、下两篇的方式将精彩内容完整呈现。


    内容框架如下——

    一、传统和乡土文化:另一种文化和知识系统

    二、本土和乡土文化:生态文明的思想和文化资源

    三、乡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的途径

    四、生态的生活:乡村活化的内生动力

    五、以生态乡村为载体 构建生态文明的教育体系

    六、解答直播期间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


    萧淑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出版有《发现人性》、《不是所有的故乡都在沦陷:走绛州》等著作。


    萧淑贞


    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乡村是“天人合一”文化精髓的呈现和空间载体,乡村代表的是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乡村将重新获得自身价值的新定义。

    ——萧淑贞


    引言


    作为引言,先简要回顾现在面临的几个突出的危机与问题,概括介绍三个基本观点与结论。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有一些问题。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运输、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防腐剂、添加剂,最直接的结果是身体出问题。如果了解传统文化,很多食物是药食同源,应该部分地起到疗愈身体的作用。如果食物健康,身体健康才有保障。农业有问题,食品出问题,老百姓又没有养生健康的常识,重大疾病就增多。去医院,医疗体系有问题,高价、天价,但是低效、无效甚至有害。再加上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家庭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在孩子身上看到“空心人”越来越多,精神空虚、没有道德、没有感情,甚至没有感觉,脸上没有表情的孩子越来越多,还有频发的校园暴力和自杀问题。


    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工作压力和医疗健康问题,加上教育的恶性竞争,已经演变为一种普遍弥漫的社会焦虑。南怀瑾先生说,21世纪可能是一个精神病大爆发的世纪。一个最新的统计,全世界现在每十个人中就有四个是抑郁症患者,这是很可怕的,到2020年,抑郁症都会成为第二大疾病,我国在30年间抑郁症也暴增了20倍,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学校教育看重分数,人为的无意义的竞争太激烈,各种各样的排名,横着排、竖着排,总要证明你有一部分还是做得不够好,越是成绩好的孩子,考试时越不想去学校,因为考过一次第一,总怕失去第一。我们上学的时候也苦也累,但是没有像他们现在心理和精神都有压力。


    各种各样的问题提示我们,这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提示我们,是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出了问题。工业化带来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与此相关的,我有三个基本观点和认识:


    第一个观点: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中华文明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件事,如果乡村真正振兴了,其他目标都能实现。


    第二个观点:我们常说要有文化自信,但是否清楚应该对我们文化中的什么内容有自信?那就是“天人合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祖先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变成了一种生态的生产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又通过丝丝入扣的教育将这个文化传承下来。我刚好看到钱穆先生写的《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他说这一部分中国文化是可以造福人类的。


    第三个观点: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现在有这样那样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理解应比较宽泛,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要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推动改变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能够传播生态思想和理念,改变人心的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01

    传统和乡土文化:另一种文化和知识系统



    我们试图从一个大的背景,来理解国家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


    这些年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是“发展”和GDP,传统和乡土是另一种文化和知识系统。在工业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乡土的印象多是落后、愚昧,是要被抛弃的。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在历史的坐标系当中,应该知道,我们现在在哪里,要往哪里去。


    目前的主流文化和知识还是西化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40年,基本上是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向美国学习最多,现在提出生态文明,也提出了乡村振兴,肯定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中国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和发展道路,也是自近代以来“中西之争”的延续;实施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和国策,其实是对于未完成的历史任务的一次重新选择和再出发,如果我们能够拉长时段去看,对这点可能看得更清楚。


    工业社会的文化和知识系统是以实证科学为主导,自近代开始,直至伴随全球化,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本土的知识和文化,这一点在中医的发展上看得很清楚。洛克菲勒基金将西医引进中国时,曾对中医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中医简便、廉价、高效。对比现在,老百姓看病是不是够简便、够廉价、够高效了呢?那时的农村大娘几乎都会拍打、按摩、捏脊,懂得养生知识,掌握基本的健康技能,不用花钱,就能帮助家人治疗常见病,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却不会了。



    从文化的视角看,在“科学”的名义下,在贬低、排斥、远离本土和乡土传统的过程中,工业化的知识体系不断得以确立、强化,虽然这些本土知识的有效性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过很好的验证,仍然被当作愚昧的迷信被边缘化,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消失了。实证科学注重显而易见、可以测量,可以看到的手段,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才科学,隐性知识不一定都能被现在的科学手段证实,就是封建迷信,有人甚至认为中医是巫术,但是中医实实在在能给人看好病,现在相信中医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过了中年,才发现好的中医治疗更加长久有效。


    现在人们也意识到了,对于在地化的知识“应持一种更加复杂和细致入微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没有单一的、同质化的‘知识’,如果我们要面对当前的环境挑战,就需要跨文化、代际间不同的知识体系共同参与,并根据性别、职业和种族有差别地去处理。利用当地和本土知识的部分困难在于,它们往往是隐性知识。”



    一个本土、传统的文化和知识体系,往往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体系。中华文明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古人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变成了生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的生活方式,又通过丝丝入扣的教育,将这个文化传承了下来,这样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系统可以称之为“文明”。


    国家已经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怎么样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仅仅只是环境的生态。环境问题只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出了问题之后的一个结果,同样,环境生态也是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变得生态以后的一个自然结果。现在之所以提出生态文明,是因为环境出了问题,这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提醒,从显而易见的环境问题入手,系统地解决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应该这样全面、系统地理解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表面的保护环境、修复生态。不是从技术上修复环境,就能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从工业化转向生态文明,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方式的转型和改变,而是系统性的改变,需要重新确定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


    这些年我们都知道,发展目标侧重于“物”的盖房修路,以后将从重物转向重人,“人”的发展取代以“物”为中心的理念,人的发展和幸福被置于较高的地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但如果在生态文明的概念下,“天人合一”的境界又高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在生态文明的愿景下,人们以土地为核心,围绕生态农业,重新建立本地自足的健康永续的产业链条;社会应成为重新重视联系和情感的团结互助的社会;文化一定是多样的,不像现在,到全国各地,可能都是一样的万达广场,广场里面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品牌,哪个城市都一样,陷入单调的无聊;人们也不再陷于身心的分裂之中,能够身心合一,尤其是人的精神和道德素养的提升,让人们获得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生态的环境是实现以上多个维度的目标的自然结果。


    在生态文明的愿景下,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意义将被日益重视。支配工业化的理念一般是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价值中立,注重竞争、成功,我们这些年熟悉的就是成功学。这些观念将向“以人文主义和精神为基础的合作、互助”转变,人文精神才是幸福的源泉,也是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所以,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不亚于一场革命,一次新的长征。从工业革命转向生态文明,除了显性的,能够看得见的体制和机制的转变,内在的,更需要思想、思维认知方式的根本转变,本质上则面临文化和知识体系的全面转型。


    02

    本土和乡土文化:生态文明的思想和文化资源



    那么这个转型是转向哪里?动力在哪里?


    那部分曾经被视为落后、愚昧的本土、乡土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转变。工业化带来的危机和问题,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维度都更加凸显了乡土的价值。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重估本土和乡土文化的价值,寻找那部分曾经被视为落后愚昧的本土和乡土文化。


    本土和乡土文化可以修复、疗愈工业化的伤痛。我们一直认为工业化才先进,才文明,而忽视已经出现的系统性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维度上,工业化的危机和问题更加凸显了本土和乡土文化的价值。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回到本土的知识、文化和体系中,寻找疗治的源泉和力量,重估本土和乡土文化在社会、文化教育和精神层面,对世界、国家和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教科文组织对于科学有一个基本认识,认为它仅仅是众多知识当中的一种知识,“科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环境的互动、价值系统和世界观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然而,科学只是诸多知识系统的一种知识,其他的许多知识体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滋养、支撑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知识遗产,它们对实现国际发展目标包括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性的作用仍然被低估了”,但是现在把这一种知识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其他的好多民族的本土、乡土的知识和文化。现在要打破“科学”的迷信和神话,重新回到本土和乡土。


    罗素在《宗教与科学》中说 “从长远的观点看来,真理的发现增加人类的福利,而基于错误的行为有碍于人类的福利。新的真理往往给某种既得利益带来不便……但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人们应当自由地发表新的真理。”学科史和学术史都告诉我们,没有永恒不变的科学和真理,某一种知识或文化流派都是“相对正确”,盛行日久,都会累积出周期性的问题和偏差,因此,文化和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校准航向,周期性地纠偏,保持清醒的自觉,给社会和大众传播有益于人们的文化知识,是知识分子应该去做的事情。


    乡土文化也体现、代表了文化的多样性,教科文组织之所以重视文化多样性,是因为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渗透在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多个维度当中,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多元文化涉及到利用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协同作用。当然,科学知识也是有用、有益的,不是说科学知识不好,但知识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适用范围,作为一个唯一的标准,就有问题了。教科文组织强调各种各样的文化跟科学知识协同作用的战略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有力工具,就是在呼吁大家要重视本土和乡土文化。



    在生态文明的革命和长征中,本土和乡土文化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乡土文化的复兴作为载体,支撑今天向生态文明的转向,不止中国如此,全球都有这样的需求。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去30多年来,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而且思想不断解放。施密特认为,解放思想同时又保持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其意义与发展经济同样重要。


    在“科学”独霸文化和知识系统之前,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知识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重要的是这些本土文化原本都以自然为师,并将科学与人文高度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中国文化为例,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说:“(道家)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乡村振兴的意义不只是在于为了乡村自身的发展,这些年因为乡村在衰落,在凋敝,强调怎么样能够把乡村救活。工业化处境中的乡村固然碰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事实上城市也需要乡村,不只是乡村需要城市,因为乡村是国家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当中国在工业时代的巨大影响下,开始转向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乡村社会的文化复兴,在乡土中蕴藏的这部分文化和技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将会起到独特的作用。



    生态文明视角下,乡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如果从经济效益和直线史观看,乡土好像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直线史观认为时间在往前进,历史在向前进,一直向前,就一定是进步的。可是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乡村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生态农业、食品加工和手工技艺。显而易见,这些手工业会重新获得自身价值的定义,因为它们代表生态的生活方式。


    手工技艺其实是一种绿色技能,它蕴含着生态生活的精神、审美的一些特质,具备了生态文明必须的社会建设、文化教育精神和审美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手工制品大多就地取材,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在制作过程中,都是用手工,倾注、传递了制作人的心性和温度,保留了大自然对人类馈赠的能量,手工生产的过程也是一场安静的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手工食品带来的美好的味道,不是精细加工的工业化食品所能匹敌,尤其是中国有药食同源的理念,像九蒸九晒的黑芝麻丸,先用石臼捣碎了,蒸九次,晒九次,汇聚天地之间的阴阳能量,真正需要补钙,比如有骨质疏松症,实际上要吃九制黑芝麻丸,而不仅是吃钙片。目前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手段证明,在九蒸九晒的过程里,黑芝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为什么可以补钙,可以滋补肝肾,但是确实有效果。


    各种草木染料取自天然,用植物替代化学染料,我们也看到报道,制作一条牛仔裤会造成多大的污染,化学染料可以用草木染料取代,植物染不但可以染色,也可以疗愈身体。农业互助合作的劳动也是社会建设的一种方式,培养人们团结亲密的社群关系和集体力量。南方一些地方冬季制作麦芽糖,村民需要合力不断地盘缠,趁着糖稀没有干硬的时候剪成段,这种劳动必须合作互助,不是竞争互害。



    本土和乡土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是可以传承的宝贵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未来一定能够在满足人们对生态生活多样性的需求中得到活化。现在我们面向的是九零后、零零后,这一代人已经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具有鲜明的特性和个性,追求个性化,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一定是多样性、个性化,而不是工业化带来的大家都一样的生活。


    有一个美国的农民作家温德尔·贝瑞说:“我渐渐懂得了土地真正的需要。在每一个角落,他需要的就是多样性,我所见识的每一片美国乡村最需要的就是多样性,需要更加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农作物和牲畜品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以更加敏锐,更加优美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善用一方水土”。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乡村给我们保留了什么样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比如世界粮农组织,都强调文化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农作物、牲畜品种的多样性、人的技艺和方法的多样性,它们都与农民、与乡村密不可分,这也是乡村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手工制作的宝贵价值是它的艺术审美特质,可以弥补工业化的审美匮乏,而审美是培养人的生态素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宋明时代的文人墨客曾经达到了中国审美的高峰,这种审美只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中才能培养,才能展现。我们可以把高楼大厦跟小桥流水、充满诗情画意的南方民居做一个对比,看哪一个更美。我们也看到大街两旁的招牌,都给弄成一样的,要不然就是黑底白字的丧葬式的标牌。审美能力的下降是不利于培养生态素养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丑陋,我们对这些丑陋处之泰然,也不能有效地抵抗,但是丑陋并不只是审美问题,更是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关系失调的信号,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忽视审美品味。我们也老嘲讽中国式的审美,品味下降,到底背后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未来乡村会是这样一个地方,它能够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和精神需求。四川明月村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用修复古窑作为切入点,吸引了若干文创项目,形成了文创产业,带动了生态农业的转型和附带而来的乡村旅游。艺术、审美通过在生活、产业中呈现,手工艺也通过当地村民得以复活。乡土文化和技艺一定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把传统的、生活实用的手工艺变成了艺术审美的生活,让乡村变成了满足人们艺术审美和精神需求的场所,也吸引了不少城里人。


    乡村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美好生活的代名词,成为人们艺术、审美和精神的故乡。


    手工技艺在修身养性、培养生态人方面有独特的价值,生态文明一定不是像现在人们欲望高度膨胀,一定需要降低物质欲望,成为生态人。手工制作是人与心连接的过程,感官内收,能够更加沉静地感受世界,所以手艺人大多很安静。


    手脑心、身心灵协调发展、左右脑的平衡,对于人们的健康、幸福、灵性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我们现在显然更多地在用脑,过分重视脑力知识,忽视了跟手有关的这一部分知识的价值。如果手脑心不协调使用、发展,人们的生活其实也会容易有问题,这一点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可以看得更清楚。




    微信图片_20200309224651.jp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