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痛惜在农村!

    信息发布者:苏建东
    2020-01-09 14:41:48   转载

    痛惜在农村!

    天涯洞见 前天


    我被县委组织部派往某村任第一书记,通过对农村进一步深入的接触、走访、了解,现就当下的农村现状做一些浅薄的分析,见笑于人。


    就当下我的感觉,农村生活现状较为突出者是人口问题、土地问题、产业问题、婚姻问题、养老问题、大病问题和传统习俗的崩解问题。

     


    来源:新青年2050  作者:白靖平 


    1:人口问题


    1991年,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有30多个孩子,1996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班里只剩下9个孩子。


    这么多娃娃哪去了?大部分跟随大人流向城里,小部分流向外乡。


    父母未进城之前,我母亲在村里开个小卖部,租赁村委的办公房,在我的记忆里,每当黄昏的时候,村委跟前人言鼎沸,孩子、大人、老人,聚集在一块,好不热闹。


    大家都满怀希望,认为好日子就在眼前。人是活在希望中的,希望使人精神焕发,做起事来,劲头十足,认为前途光明,幸福感也就大大提高。

     

    而现在村子里所感受到的,似乎并没有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倒是处处显出暮气沉沉。


    以总人口在城里和村里的分布比例看,生活在城里占80%,生活在村里的占20%。现在村子里居住的有:70%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20%的是60岁以上的,5%的是50岁以上的,5%是50岁以下的。



    在村里,40岁以上都叫做年轻人,而自嘲是没本事的人。


    40岁以下的大都在城里。有的是因为工作而在城里。

     

    诸如我,通过高考等一系列考试等渠道,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而彻底的居住在城里。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本事在城里打工赚的钱比种地或者放羊来的收入多,再者为了孩子的读书问题,待在城里。


    有的是因为面子而在城里,即使在城里没有生存的技能,但是死活要待在城里。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他们认为自己待在村里多丢人。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向往城里的花红酒绿。有的成了混混,有的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们谈不上有什么希望所寄,老一辈,既有无可奈何,也是因为习惯了自己的故土。而幼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待到上学的时候,也随父母进城了。



    星散的人口,老龄的人口。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接二连三地,这一辈人开始凋零,大多都是劳动到最后,也就撒手西去。


    随着一座座新坟的出现,乡下,确实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2:土地问题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土地分包到户以来,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村里农民满怀希望,满洒汗水的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


    在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之前,村前屋后,沟沟洼洼,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面,能种的全部给种了,不留任何死角。


    每家每户对自己所有土地的地棱地界都了如指掌,不差一厘。而现在呢,土地出现无人耕种及耕种人老龄化问题。

     

    因为广种薄收,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以至于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怎么种地,怎么劳作了,可以说许多人忘记怎么握䦆头了。


    为了不让土地荒芜,年轻人的父辈们只好劳作,所以现在村里种地的人大都是50岁以上的人。村子里六七十多岁的老人,很少坐在家里享福,只要有最后一点力气,都是坚持劳作,认为白日闲过,就是一种罪过。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呼吁并执行土地流转,怎么流转?


    政策许多老人接受不了,现在只是口号,什么时候执行下去,是未知数。年轻人不种地,老一辈种地人的离去,再过十几年,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块了。


    想象一下,老一辈已经凋谢,下一辈能否回归乡村,能否对种地有激情,假如不,将是一副什么样的乡村景象? 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产业问题


    产业关乎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感。现在产业就是两种:种植业和养殖业。


    先说种植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种植首先要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所以种的比较五花八门,有糜子、谷米、荞麦、洋芋、玉米、豆子、葵花等,唯一的经济作物也就是洋芋和葵花了。


    我家种地时,每年都种十几亩洋芋和几亩葵花,除过成本,也就剩两三千元,能够基本维持日常生活开支。

     

    当中国农村进入90年代之后,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供求平衡了,农业增产和增收不同步了,增产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成为一种常态。


    以柑橘为例:柑橘的价格弹性系数约为0.33,当供求平衡之后,柑橘产量增长1%,价格下降3%。


    90年代之后的农村农业,经常出现多品种的农产品增产减收、甚至水果蔬菜烂在地里不收的局面,就是这个道理。


    高度分散的小农,越是想增加收入,就越是扩大生产(追求产量增长),越是积极生产,农产品价格就会越走越低。


    90年代以来的农民掉入了 “小农生产积极性陷阱”——勤劳致穷。


    1990年以来,稻谷的价格由0.24元/斤上涨到了1.3元/斤,只上涨了6倍。而房价、医药费、学费上涨了数百倍,生产资料价格等上涨了数十倍。


    这就是说,种水稻的农民90年以来的生产性收入增长是微乎其微的,相对收益是下降,且下降幅度非常大。


    如果种水稻的农户不外出打工(增加劳务性收入),绝大多数的种水稻小农的家庭经济再生产和减量人口再生产是绝对的难以维持的。


    再说养殖业,就是养羊和养猪。前几年,猪疯狂的时候,老家留在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猪。投资2至5万元不等,建猪舍,买母猪,买饲料。

     

    但当猪出圈的时候,猪肉价格下跌,一算账,连成本都收不回。放弃,猪舍废弃。现在农民养猪也就是为了过年吃那点杀猪菜了。


    养羊,收入主要是卖羊、卖羊绒,卖的支撑是羊多生羊羔子,能卖羊的数量少于出生羊羔子的数量,这样才会新老更替,规模扩大,出现加法效应。如果每年出生羊羔子的数量少于能卖羊的数量,则是减法效应。养羊,每天都要有人起早摸黑专门照料,如果不成规模,养几十只羊,收入不抵幸苦费,只能说为了养羊而养羊。


    我二爸养羊的规模在200只左右,去年收入才3万多元,除过一年家里所有的开支,也剩余不了多少了,还好他无病无学生。

     

    产业的单一、低收入和市场的变化莫测,让农民无所适从,也就逐渐失去对土地的兴趣了。


    这值得从上到下所有执政者的思考。

     


    4:婚姻问题


    首先是钱的问题。原来结婚比较简单,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拉着毛驴将一个姑娘娶回土窑洞,幸福一辈子。


    后来演变成摩托车、手机、银手镯,开着机动三轮将一个姑娘取回楼板房,幸福半辈子。


    现在呢,钱、钱、钱,一个媳妇至少45万,才能娶回家,幸福一阵子。


    怎么算账?跟男方在城里要房子,要车子,要金银首饰衣服钱。

     


    村里一个人娶媳妇,女方要房子,暂时没有,抵成钱25万元。要车子,买,10万元。要金银首饰衣服及彩礼钱,10万元。


    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娶个媳妇,老子2分贷款,儿子1分5放款”。穷了老子,富了儿。


    我户家大哥,生了三个儿子,现在个个都20几岁了,都在谈对象,一涉及婚嫁问题,对方家长直接“刚崩”,因为没钱。


    对象谈了一个又一个,就是结不了婚。所以给儿子结婚的花费现在是农村人的一块心病,也是一大难题。

     

    再者就是情感的问题。我们知道,相对于乡土社会的稳定和静态而言,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资本流动,物资流动,人口流动,情感流动……


    与流动性相关的就是,城市生活的“陌生人”处境:出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谁。


    所以进城的一些年轻人就敢乱作非为,没人认识,没人指指点点。


    依靠现在微信、陌陌等交流软件,搞婚外情,眼中金钱多了,心里感情就少了。


    许多农村夫妻在城里租房子,男人在外打工,老婆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


    但最终的结果是,男人把老婆供出去了,把孩子供回家了。



    5:养老问题


    因为我们国家养老体制的不健全,包括城里及农村的非体制内的大部分人,养老必须靠自己和儿女。


    病痛是养老的第一大问题。


    无病无灾,基本都是很好的,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烦。


    说实话,在农村,大部分地方,老人得重病,就是等死。


    一者是钱的问题。虽然现在搞了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若要治疗,必将家徒四壁,连基本的生活资料的购买都是问题,所以许多老人拒绝治疗,而作为儿女的也就默许了,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二者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有女儿的,老人还好点,女儿给老人清清洗洗,端吃端喝。没有女儿的,老人会殁的很快。


    亲情冷漠是养老的第二大问题。


    在农村,老一辈和他们的下一辈之间,确实有着空间上的隔离,要尽孝道,基本谈不上,老年人都是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岁了。能够相忘于江湖,对于老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惜的是,子女辈还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点点财产,总认为自己从中分到的一份是最少的,而不问自己为老人做了什么。

     

    更有甚者,新起的房子,有人不愿意老人一起居住,认为不干净,在屋旁另筑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栖身之所,老人偶尔到正房里走走,还引得媳妇的大骂,甚至拳脚相向,理由只是踩了脚印在家里。


    我所任职的村子里,一个老人养了三个儿子,老人现如今80多岁,老大成家立业,老二光棍,老三城里瞎混。


    现在的状况是,老大的房子就在老人住的地方旁边,却对老人不闻不问,不管死活,老人和老二住在一起,是三间土坯房,老三管不了。

     

    老人经常食不果腹,不生烟火,我去了看了家里的状况,心里实在难过。老一代无法感受温暖,当生存都存在问题时,感情也许真的无法保障,造成老人对生活孤寂和无奈。亲情的冷漠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来制裁,道德的缺失和沦丧,让人义愤填膺。


     


    6:大病问题


    前不久,村里我的一个亲戚离开了人世。


    还不到50岁就得了脑梗,在银川的医院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因为昂贵的费用,后期中断了治疗,彻底导致半身不遂,最终倒在了抗争病魔的路上。


    虽然现在我国实行了农村合疗以及大病救助制度,但是对于真正得了大病的农村人来说,一是救助能否到位,到位多少是未知数,二是即使到位,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制度的短板对于真正的需要者来说却显得无关痛痒。

     


    一场大病,就是一个家庭的变革,少则几十万元,动则上百万元的医疗费用是沉重的负担,让原本小康的家庭彻底返贫,而且债台高筑,许多农村人不得不放弃治疗,慢慢的等待着死亡的临近。


    人死了,钱也没了。

     


    7:传统习俗的崩解


    现代文明制度的冲击以及城乡一体化的逐渐推进,导致原有乡土体系的崩溃。


    城里的冷漠、传统文化的缺失、西方文化的侵蚀,让城里的体系变得畸形,真正适合我国城里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信仰,吞噬着靠老一辈人以“道义”维持的老本,让人匪夷所思。

     

    正所谓城里人不像城里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倒像电影《老炮》里六爷所说,怎么是个“二尾子”。


    比如说过年,现在许多人都在说过年没意思,没年味了。


    贴窗花没有了,手写对联没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土神爷和灶马爷没有了,三十晚上跳大神没有了,大年初一早晨给长辈磕头拜年没有了……说是古风怡然也好,说是陈规陋习也罢,反正是没有了。

     


    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现在村里人也罢,本家也罢,还是亲戚,要想见面拉上几句家长里短,只能在红白喜事上了。


    不像原来,你借我家两袋洋芋,我借你家一升谷米,频繁的互动着。现在大部分都待在城里,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哪次我户家过事,大家聚在一起,都是村里人,但是许多比我小的,我却不认识了。


    就连我户家的侄儿,都11岁了,我问,你称呼我甚,他却不知道,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我在想,到了我儿子这辈人,不要说村里人认识了,本家兄弟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老一辈人眼中的“家门自己”、“亲戚六人”、“庄邻院舍”的关系被现实彻底割裂了。


    所谓,乡音无改,客从何来,不过是每年都发生的故事罢了。

     

    在我看来,说到底,农村问题就是脑袋和步伐不协调的问题。有时脑袋快,步伐却慢。有时步伐快,脑袋却慢了下来。

     

    首先说脑袋,里面装的有制度政策、伦理关系、思想理念。


    制度政策,这属于政治的范畴,我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就如下雨,轰轰烈烈的雷声却没有下一滴雨,是很失败的;下了一场暴雨引起洪灾,是失败的;下了一些小雨,只洒湿了表皮,做得是表面文章,是形式主义;最好是润物细无声,下的保墒,下的入情入景。


    而且,金钱至上,导致全民造假,诚信缺失,道德沦丧,从城里到农村,出现钉子户、无赖、泼皮、刁民等群体,干扰着社会正常的前行。


    当把骗人、告状、“打吓(he)”、“胡操”等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引以为荣的时候,这是法治的缺失,还是人权的释放,还是弱势群体的自卫宣泄?


    我觉得是时代和民族的悲哀,是对社会生态的严重破坏,应予以严厉打击,而不能包庇纵容。

     

    伦理关系的问题是考验当今知识界能力的最大问题,也是在现实判断上割裂知识界的尖锐问题。


    思想理念,与人受的教育程度、后期学习息息相关。受教育程度低,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方式老化,有很多人把成功归类于机会主义、关系主义。


    对教育的漠视,对学习的鄙视,对读书人的冷嘲热讽不抵于一杯白酒时,何谈思想?何谈理念?不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城里人玩的游戏,不要让农村人觉得投资孩子的教育是无法回报的事情,实行全面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逐步提升一代代人的素质,营造学习的氛围,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再说步伐,产业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对市场的判断不准,和脑袋合不了拍,也逐渐失去了在农村发展产业的兴趣。


    脑袋和步伐不协调,使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几个叠加。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农民,而且困扰着决策者。

     

    人在历史中,很难对自己所处时期的社会做出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判断。


    对于我这种出身于农村的人来说,现在的老家是故乡还是他乡,已经分不清了。但我不愿意看到小时候的那种乡村氛围消失殆尽的至无影无踪,也不愿意看到现在的乡村景象是小时候那样穷山恶水。


    随着国家的发展及政策的调整改革,农村也在经历着阵痛,逐渐调整着自己的状态随波在历史的河流里。

     

    我想,总体是向好的。你爱或者不爱,她在那里;你见或者不见,她已经住进你的心里。


    打赏捐赠
    3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