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机会来了,农村土地市场在未来5年迎来一个爆发期

    信息发布者:苏建东
    2018-10-09 10:02:34    来源:文旅研究院   转载

    专家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正式公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后文简称《规划》),这是继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之后,国家对最近5年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的具体部署。此次公布的文件对于如何使用农村土地出让收益明确指出,要“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此次公布的文件对于如何使用农村土地出让收益明确指出,要“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文件对此着重指出:“坚持取之于地,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见,所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此外,还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此次公布的文件对于如何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做出了明确安排。文件指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文件强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其中,有7大亮点预示着农村土地市场在未来5年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

    部分农村将搬迁撤并



    《规划》提出,要将乡村打造成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地要因地制宜对农村布局进行优化。对于部分生存条件恶劣、人口流失严重的村落,要进行居民搬迁和村庄撤并,将土地复垦或还绿。这就意味着,优化布局后的农村,将更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利用,土地流转市场也将增加一大批地源。


    💛

    优化农业产区布局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农业资源优势,来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比如说东北适合打造成“粮肉奶综合供应基地”,长江中下游适合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


    换句话说,就是要大力推行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特别是鼓励“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这些目标,只有加强土地流转才能实现。

    💛

    让农民变股东


    《规划》第十三章第三节提出,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转变为让普通农户能够受益的资产,将集体资产量化为股权,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除了集体资产外,今后农民手里的可变现、可经营的资产还包括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这些资产既可以流转,也可以与工商资本联合经营,还可以抵押贷款,实现处置自由。而有了确权证书的保障后,农民流转土地不再有后顾之忧,为土地流转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

    加大补贴力度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都是“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鼓励的对象。《规划》提出要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并且对规模化使用现代化农业设备的项目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可以预见未来5年农村土地交易的需求量会猛增。

    💛

    挖掘农业的多重功能与价值


    《规划》第十六章第一节指出,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各地要深入挖掘农业的多重功能与价值,也就是说农业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还要进行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重功能的开发,并且推动农业、加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要挖掘农业的多重功能,就必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需要农村土地交易市场的支持。

    💛

    支持农业产业园开发


    《规划》第十六章第三节提出,要积极打造农业发展的新载体与新模式,依托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


    💛

    创新农村收益分享模式


    要在农村加快推广“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受益+按股分红”、“订单收购+分红”等受益分享模式。


    因为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之后,土地流转将加速,今后农村生产的主力军将是农场、合作社、农企等规模化的经营主体,通过这些受益分享模式,就能让普通农户的利益在土地流转后也能得到保障。


    以上7大亮点,与土流网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通过9年的深耕,如今的土流网已经形成从“线上+下线”土地流转、土地金融服务、政企合作,到园区建设运营、现代农服、农村住宅项目开发的综合服务体系。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