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房产汽车 > 正文
    购物车
    0

    香港之祸的警示:师从香港的中国内地房地产该休矣

    信息发布者:苏建东
    2019-09-01 23:16:29   转载

    香港之祸的警示:师从香港的中国内地房地产该休矣

    文旅第一视角 4天前




    很多人忽略了新闻联播传出的信号




    最近hk的事,让所有中国人受到了刺激,包括高层决策者。


    新闻联播时长39分钟。


    第一条就是强调让2亿穷人能住得起房子,安居乐业。


    第二条是强调政治学习和思想统一认识。


    然后剩下的都是hk混乱的事情。


    很明显,这次HK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第一条。


    01


    看了住建相关报道,积极性不同于往,这次强调的是顶层设计。



    一直以来,中国内地房地产的老师,是香港。


    说起香港,不得不要提“土地爷”霍英东。他有一套四两拨千斤的本事,叫“卖楼花”。


    1954年,他用100万不到的本金,在一年时间里盖好并出售了100余栋四方街唐楼和香槟大厦、蟾宫大厦,净赚1000万港元,连他自己都没料到。


    这招一出,地产界啧啧称奇,争相效仿。


    1981年10月12日,霍英东陪一位中央领导视察,途中聊到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


    搞了半辈子房地产的香港商人霍英东,说了一句令领导震惊的话:


    “人一出生,国家就欠他一套房,怎么得了?


    然后向领导当面提出搞商品房和土地有偿使用建议。


    这次会面为之后房地产行业的顶层设计埋下了重要伏笔,同时也被当作推进改革开放的十大贡献之一。


    上海,是第一个引进香港土地制度的城市。


    为了体现国际化,当时的土地出让文件由一位香港的年轻建筑师进行翻译,他的名字叫梁振英。


    40年后的今天, 香港房地产模式产生了连政府也没有预料到的后果——


    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

    看看你的财运


     扫码测评今年如何改运?
    人工智能,事业,婚姻,财富,准的吓人 


    02



    香港首先吃了房地产带来的恶果。


    在2009年,86岁的李光耀接受《海峡时报》专访时提起李嘉诚,一脸不屑地评论道:


    “他制造了什么行销世界的产品了吗?没有!


    李光耀判断的没错。


    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控制整个香港的金融、电力、码头、电信。


    700万香港人只能乖乖地源源不断输血给他们。


    曾经有一个人想极力反抗这种强大势力,他叫董建华。


    但是时不与他。


    1997年,为了解决房价过高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八万五”计划。


    因为金融危机,失败。


    1999年,他想搞新科技,推出数码港计划,代替房地产。


    因为互联网泡沫,失败。


    力挽狂澜,却无力回天。这就是香港的宿命。



    因为房地产,香港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


    因为房地产,中国的芯片之父张汝京还被赶走。


    因为房地产,茶餐厅,香港美食之魂,正在被逼关门。


    因为房地产,就算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30多岁,还住在和父母的房子里,还是上铺。


    这是典型香港一家八口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4个6个月至14岁的子女,居住在面积10平方米的房间内。



    所以,现在香港年轻人,打个炮都要到外面钟点房排队。


    给上海翻译土地出让文件的那位建筑师,也就是当年特首梁振英,


    他表示:我用启德机场的土地储备,给大家盖楼,解决住房问题。


    现在盖好了,二十万港币一平。


    所以,你在干嘛呢?


    很多东西表面看起来像是当前的问题,但本质却是在为历史还帐。


    这个月,出现大量废青,他们上街,打砸、暴力宣泄。


    他们为何肆无忌惮疯狂?


    因为他们没啥好失去。


    03



    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的新加坡住房问题,跟现在香港差不多。


    50多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里,或是住在临时搭建在肮脏下水道旁的棚屋里,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一次,李光耀在经过一个正在发生骚乱的街面时,看到一个人从楼上跑下来艰难地把他的电单车搬到楼上去。


    这时,李光耀深深认识到:


    “我深信,如果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住房,国家将会更加稳定。



    如今的新加坡,年轻人没有住房之忧,也没有贫民窟,更没有鸽子笼、发水屋、㓥房。


    它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有恒产者有恒心”。


    2018年香港人均GDP4.89万,而新加坡人均高达GDP6.43万。


    四大家族给香港的年轻人留下了猪笼房,他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还成了国人眼中的废青;


    李光耀不但给新加坡年轻人高端制造,港口中心、物流中心,还有各种廉价保障房。


    孰高孰低,立见分晓。



    结语:



    来中国的住房模式,会是什么样子?


    大部分人住政府建造的组屋,费用低廉。

    少部分有钱人买昂贵的商品房。


    这是真正的计划和市场的完美结合。也造就新加坡住房制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


    我猜测未来,中国将会形成一套以新加坡为师而兼具“中国特色”的住房模式。


    耕者有其田是建国的方略,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强国的方略。


    过几年回头看,说不定我们要感谢香港的年轻人,他们无意中促进了大陆房地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正所谓,危机倒逼改革。




    香港不需要“四大家族” 

    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得胜被称为是香港的“四大家族”,他们垄断了香港的大部分产业,都是以香港为大本营,在全球各地经营着各种生意。


    “四大家族”中,郭得胜1990年就去世了,郑裕彤也在2016年去世了,李嘉诚和李兆基目前也已经宣布退休。


    郭氏家族旗下的新鸿基地产,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一,也是拥有土地储备最多的企业之一。新鸿基地产在北京、上海、广东、成都等地,均有物业投资,郭氏总计资产有1540亿。


    再来说郑裕彤家族,郑裕彤在世时身家约为1000亿元。如今由儿子郑家纯和长孙郑志刚接班。郑裕彤是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旗下还有周大福珠宝公司、恒生银行等。郑家的产业覆盖珠宝、酒店、百货、物流、电信、基建和金融等领域,其地产遍及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部等20个城市的35个主要项目,可供发展和投资的总楼面面积达2738万平方米。


    李嘉诚家族,根据2019年胡润富豪榜的数据显示,李嘉诚家族财富是2000亿元人民币。李嘉诚目前已经退休,其旗下的长河集团、欧洲资产、美国基金会等都交给了两个儿子李泽楷和李泽钜。李嘉诚资产同样覆盖了地产、电信、油气、运输、水利等众多投资项目。


    李兆基家族,身价约为1600亿元,其旗下的恒基兆业也是香港最大的地产企业之一,行业覆盖能源、地产、酒店、金融、运输等领域。目前他的资产已经交给了儿子李家诚打理。

    由此可见,四大家族的资产总计约为6140亿港元,而世界首富贝佐斯的身家达到1000亿美元。难道四大家族还不敌一个十几年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我们都知道,四大家族的实力远不止于此,胡润富豪榜的测算仅仅是根据他们的上市公司市值计算,其旗下各领域投资、地产价值、物业租金、基金会等资产根本无法统计出来。

    2019年3月,有美国媒体透露,香港富豪李嘉诚的家族资产达到8500亿元,其财富早就超越比尔盖茨,只不过李嘉诚太善于藏富。而香港网友也表示,这个8500亿测算,仅仅是加上了李嘉诚近些年在欧洲投资的6736亿港元,还有美国基金会的3000亿呢?再加上李嘉诚目前在香港和内地的剩余地产,怕是2万亿也打不到底吧?

    李嘉诚虚测的2万亿,目前只公布了2000亿,10倍的差距。如果四大家族的资产都乘以10的话,应该是6万多亿港元,那就是10个贝佐斯的财富。

    遥想当年 “四大家族”辉煌时期,他们曾连续多年霸榜亚洲富豪榜,旗下产业横跨众多领域,尤其是房地产领域。

    他们最辉煌的时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当时,正是香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

    四大家族都依靠房地产发家,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香港是房地产经济的典型代表。

    从1950年代开始至今,长达七十年时间里,香港房地产长盛不衰。

    虽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时不时有经济危机发生,但是房地产行业却跨越了无数个牛熊,一直屹立不倒。


    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香港相对稳定的政局和经济,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1947年香港只有180万人,短短12年后就已突破300万人,这带来了庞大的居住需求。与此同时,来自内地和东南亚的富商们,带来了数额不菲的资金。

    需求加炒作,香港房地产就此起飞。四大家族也从这时开始进军这个行业。

    60年代末,因为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香港制造业顺势腾飞,香港经济蒸蒸日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1972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李兆基与郭得胜合作的新鸿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地产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在同一年上市。至此,香港“四大家族”的地位正式确立。

    后面的香港又经历的几轮房地产大繁荣, 培育出一批超级富豪。尤其是四大家族,一直屹立不倒。

    他们经营手段最独特的有两个,一个是 “卖楼花”,二是趁乱抄底。

    所谓的“卖楼花”,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商品房预售制,在今天是平平无奇的方式,但是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这种模式下,回笼资金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可以空手套白狼,不断滚动开发,扩大规模。

    另外,抄底更是四大家族崛起的重要因素。香港的房地产虽然长盛不衰,但是中途也出现了几次大的波动,而每次波动,就酝酿着一次大的机遇。


    1967年,香港出现经济危机,房市一落千丈。李嘉诚趁机低价收购地皮和旧楼,危机过后,李嘉诚一跃而起。1975年,受石油危机影响下,香港再次出现大的经济波动,李兆基抓住机会大肆抄底……

    随后的1987年、1997年和2008年几次经济危机中,四大家族都通过抄底获取了丰厚的收益。

    然而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房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但是香港的房价问题,却日益突出。

    2013年,一个香港的小学生,写了一篇名为《李家的城》的作文,批评李嘉诚等地产商大肆拉高房价,弄得居民苦不堪言。

    最新数据显示,香港各区域房价都高的惊人,港岛房价高达20万港币每平方米,九龙为19万港币,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

    这样的房价,普通人怎么负担得起?于是,香港普通人的住房面积非常小,甚至厕所和厨房都挤在一起。

    但是,物极必反,四大家族也有落幕的时候。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陆续抛售内地和香港的物业项目,累计套现超过1700亿元。

    与此同时,李嘉诚大肆抄底英国,资产大都转移到了那里。背后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但有有一点共识是,现在世界的玩法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地产造富的时代已经过去。

    当第一代大佬们离世或退休,接班的二代三代们未必能继续玩下去,而且以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新贵为代表的富豪,正在取代他们的位置。

    这也代表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正在取代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


    面对高房价,香港也在反思,为遏制高房价,先后增加印花税、新房空置税、五折购房计划,乃至填海造地计划。

    去年香港楼市下跌,港府更是罕见的喊出了“不要妄想救市”的口号。

    在前不久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肯定了香港作为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的地位,还给出了“大力发展及科技事业”的愿景。但是唯独没有提起房地产,因为科技才能推动香港社会发展,而不是房地产。

    属于地产大佬的时代,正在慢慢落幕……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在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人人都知道马云、王健林、李嘉诚、王石等大佬非常酷爱读书,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1个小时出来读书。

    有人曾跑去问马云:“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马云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食物,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肉。”


    其实,你人生的高度,基本取决你读过的书和遇到的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